快恢复二极管(Fast Recovery Diode, FRD)因其 极短的反向恢复时间(trr) 和 低开关损耗,成为高频开关电源中的核心器件,尤其在提升效率、降低发热和抑制EMI方面表现突出。以下是其典型应用场景及设计要点:
1. 主要应用场景
(1) 开关电源的次级整流
拓扑示例:反激(Flyback)、正激(Forward)、LLC谐振转换器。
作用:在变压器次级侧对高频交流电(几十kHz~MHz)进行整流,转换为直流输出。
为何选FRD:
普通整流二极管(如1N4007)的trr过长(μs级),在高频下会导致:
反向恢复电流尖峰 → 增加开关管(MOSFET)的导通损耗。
EMI噪声(高频振荡)。
FRD(如UF4007, trr≈75ns)可显著降低这些损耗,提升整体效率(尤其>100kHz时)。
(2) 功率因数校正(PFC)电路
拓扑示例:Boost PFC电路。
作用:在二极管整流后,与升压电感、MOSFET配合实现高功率因数。
为何选FRD:
PFC工作频率通常为50kHz~150kHz,需快速关断以匹配MOSFET开关节奏。
典型型号:STTH8R06(600V/8A, trr≈35ns)。
(3) 续流二极管(Freewheeling Diode)
场景:Buck降压电路、电机驱动H桥等。
作用:在开关管关断时为电感电流提供续流通路,避免电压尖峰损坏器件。
关键要求:
超快恢复(如30ns以下)以匹配高频PWM信号(如SiC FRD)。
高耐压(如600V以上)应对感性负载的反电动势。
2. 选型关键参数
参数  | 影响  | 典型值(示例)  | 
反向恢复时间(trr)  | 决定开关损耗和EMI,高频必选低trr  | 50ns(UF4007)→ 15ns(SiC)  | 
反向电压(VRRM)  | 需高于电路最大反向电压(留30%余量)  | 600V(220VAC输入)  | 
正向电流(IF(AV))  | 根据输出电流和温升选择(考虑降额)  | 3A~20A(TO-220封装)  | 
导通压降(Vf)  | 影响导通损耗,需权衡trr(Vf通常略高)  | 1.2V~1.8V(硅基FRD)  | 
3. 设计注意事项
散热管理:
FRD在高频下仍有开关损耗,需通过PCB铜箔或散热器降温(如TO-220加散热片)。
布局优化:
缩短二极管与开关管/变压器的走线长度,降低寄生电感引起的电压振铃。
替代方案对比:
SiC肖特基二极管:零反向恢复(trr≈0),但成本高,适用于超高频(如MHz级)。
普通整流二极管:仅适合低频(<10kHz)场景,如工频整流桥。
4. 典型型号推荐
应用场景  | 推荐型号  | 关键参数  | 
反激电源次级整流  | UF4007  | 1A/1000V, trr=75ns  | 
高频PFC电路  | STTH8R06  | 8A/600V, trr=35ns  | 
高压续流(如LLC)  | IDH20G120C5(SiC)  | 20A/1200V, trr≈15ns(碳化硅)  | 
5. 失效模式与保护
过压击穿:
添加RC缓冲电路(Snubber)吸收关断尖峰。
过流烧毁:
确保IF(AV)余量,避免瞬态电流超限(如开机浪涌)。
热失效:
监测结温(Tj),避免超过 datasheet 限值(如150℃)。
总结
快恢复二极管在开关电源中通过 减少反向恢复损耗 和 抑制高频噪声,显著提升效率(尤其在>100kHz系统)。设计时需综合权衡 trr、耐压、电流 和 成本,高频高压场景可考虑碳化硅(SiC)FRD进一步优化性能。